凯时app|女拳下载|睿能科技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IC分銷業務。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公司主要為工業自動化行業提供針織及縫制設備專用電控系統和伺服系統、變頻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人機界面等工控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在IC分銷領域,公司充分發揮供應商資源、客戶資源和技術支持的協同效應,為客戶提供IC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
多年的行業深耕,公司積累了多種類型的針織設備的特點和性能參數,並總結出不同類型的針織設備對電控系統的技術要求,持續引領針織設備行業的創新前沿。圍繞智能電控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公司不斷豐富其他針織設備電控系統,擴充縫制設備電控系統,提高資源的整體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智能電控系統業務的規模及盈利水平,也為開拓通用自動化控制產品業務打下良好基礎。
公司針織及縫制設備電控系統是針織及縫制設備的核心部件,是利用自動控制技術、微電腦技術和嵌入式軟件,對針織及縫制設備實施智能控制的電子部件,並通過網絡將機械設備與管理系統、雲平台互聯,實現工廠的智能制造。經過多年發展凱時AG登錄入口,公司在產品技術創新、產品品質、生產規模、銷售服務及技術支持、人才隊伍等方面均擁有深厚的積累,為針織及縫制設備整機廠商,提供個性化的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實現智能化生產、精細化管理,推動針織及縫制設備行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
目前,公司的針織設備電控系統主要有針織橫機電控系統經濟新聞、襪機電控系統、手套機電控系統等;縫制設備電控系統主要有刺繡機電控系統、花樣機電控系統、模板機電控系統等。公司主導產品針織橫機電控系統,持續保持國內市場佔有率優勢地位。其他針織及縫制設備電控系統目前市場份額相對不大,但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為順應工業企業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公司憑借在控制、驅動等共性技術的積累和經驗,從針織及縫制設備細分行業電控系統業務,延伸至更廣闊的通用工業自動化領域。公司的通用自動化控制產品業務,主要為工業自動化行業提供工控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的通用自動化控制產品業務還處于成長期,研發和市場投入較大,但發展潛力也較大。
公司的工控產品已覆蓋工控系統的“控制層、驅動層和執行層”,主要包括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變頻器、軟起動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人機界面HMI、工業物聯網IOT等。這些產品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核心部件。下遊行業主要涵蓋機器人、3C電子、鋰電、紡織機械、機床、印刷包裝機械、激光加工設備、冶金、石油、化工等。
公司的伺服系統產品主要包括RS2、RS3、RA3系列脈衝模擬量型及總線系列伺服電機;低壓變頻器產品主要包括RV系列通用型和高性能型變頻器;高壓變頻器產品主要是RV1000系列;軟起動器產品主要包括RDS、RVS系列軟起動器;PLC產品主要包括X系列、UN系列;HMI產品主要包括UH系列標準型觸摸屏;IOT產品主要包括IOT網關、IOT觸摸屏和IOT一體機。
公司將持續加大投入,圍繞細分行業積極布局,高度關注用戶需求,提高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用戶滿意度,增強客戶粘性。
公司的IC分銷業務以“技術支持+分銷”為營銷模式女拳下載,主要為客戶提供IC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從而實現IC產品銷售。公司分銷的IC產品為廣義的半導體元器件,主要是集成電路芯片和其他電子元器件,包括微控制器芯片、功率器件及模組、電源管理及驅動芯片、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等產品。
公司多年經營IC分銷業務,長期穩健前行,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深厚的市場資源。上遊供應商均為國內外知名IC設計制造商,主要有微芯科技、英飛凌、力特、羅姆和華潤微、小華半導體、思瑞浦等;下遊客戶為電子產品制造商,其行業分布廣泛,主要深耕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行業。
近年來,公司在產業布局上新增了汽車級MCU及電源管理芯片、大功率模塊和Flash等新的產品線,提高了公司在半導體應用設計領域的拓展能力,為公司帶來了汽車電子、光伏儲能、智能穿戴的優質客戶資源,將成為公司未來增長點。
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自主研發為基礎,形成可持續的研發模式。公司一方面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研發,滿足客戶個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行業發展趨勢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確保可持續的技術領先優勢。公司產品開發流程分為四個階段:概念階段、計劃階段、開發階段、驗證階段,在產品開發流程中,堅持客戶價值需求導向。
公司建立了完善、嚴格的採購管理體系,將供應商納入整體供應體系,從供應商選擇、認定和考核等方面進行管理。按照產品質量、及時交付能力等核心指標,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考評,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價格和交期符合公司的要求,打造精益供應鏈。公司根據原材料的供貨週期,採用下單採購和供應商備貨兩種主要採購模式。
公司按照以銷定產的原則安排生產。根據銷售預測和客戶訂單,結合生產能力制定生產計劃,以數據驅動和數據共享為依託,合理調配資源,組織生產制造,確保按期交貨。對于公司通用產品實施最低和最高安全庫存管理,當庫存低于最低安全庫存時啟動生產裝配,補充庫存。
公司採用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通過向客戶提供專業、優質的產品,以及專業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產品銷售。公司持續完善銷售及服務網點的布局,搭建高素質營銷和服務團隊,打造全方位的產品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體系。
公司向供應商下達採購訂單時,根據下訂單當時公司各型號IC產品庫存量、在途量、前期採購訂單供應商計劃出貨量、客戶採購訂單量以及市場需求預測量等因素綜合確定採購數量和交貨日期。同時,為控制庫存風險,對同一型號IC產品的採購,公司通常分多批次向供應商下單,以便公司根據客戶與市場需求變動情況適時動態調整,從而確保公司可在較低的庫存風險下,快速響應下遊客戶的IC產品採購需求,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公司是IC授權分銷商,與IC設計制造商有著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公司也是IC技術型分銷商,在客戶的產品概念、開發、樣機凱時app、小批試制、量產等階段,為客戶提供IC應用解決方案和現場技術支持等多層面技術支持服務,從而使IC產品被設計應用到客戶產品中,進而實現IC產品的銷售,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工業自動化行業涵蓋多種工控產品,包括變頻器、伺服系統、氣動元件、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分散控制系統(DCS)、運動控制器、電腦鑼(CNC)、傳感器等產品,下遊行業應用廣泛,主要來自兩種類型市場,分別為OEM型市場和項目型市場。OEM型市場主要面向批量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制造裝備的客戶,以終端消費導向為主,代表性下遊行業包括鋰電池、電子及半導體、工業機器人、紡織機械、縫制機械、包裝機械、物流設備、機床等。項目型市場以工程整體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為主,更偏向系統集成、行業定制,代表性下遊行業包括石油、化工、冶金、電力、造紙、汽車、市政、建材等。
公司的針織及縫制設備電控系統是針織及縫制設備的核心部件,已發展成為提升針織及縫制設備競爭力的關鍵。
紡織機械設備主要包括化纖機械、紡紗機械、針織機械、織造機械、非織造機械、染整機械和附屬裝置,其中,針織機械主要包括針織橫機、襪機、手套機、經編機和圓機。公司的針織設備電控系統主要配套于橫機、襪機、手套機;橫機主要用于生產毛衫、針織鞋面等針織制品;襪機主要用于生產棉襪及絲襪;手套機主要用于生產工業勞保手套及民用手套。
縫制機械設備主要包括縫前設備、縫中設備和縫後設備。公司的縫制設備電控系統主要配套于刺繡機、花樣機、模板機;刺繡機屬于縫後設備;花樣機、模板機是工業縫紉機,屬于縫中設備。縫制機械設備應用領域廣泛,除紡織服裝行業外,還廣泛應用于鞋帽凱時KB88官方網站、箱包、皮革、家居用品、戶外用品等需要裁剪、縫合和裝飾等領域。
2024年一季度,紡織機械行業開局平穩,主要經濟運行指標實現增長,各細分行業中,針織機械、織造機械銷量處于增長態勢,印染機械銷售由降轉增,紡紗機械有所回落,化纖及非織造布機械銷量總體繼續下滑。據國家統計局統計,852家規模以上紡織機械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0.43億元,同比增長13.12%;實現利潤總額為17.62億元,同比增長41.46%。
在針織機械三大類機型中,2024年一季度,橫機行業穩步回升,圓緯機行業運行呈下降態勢,經編機行業運行整體穩中有增。橫機行業方面,更高性價比的雙系統電腦橫機持續投入市場,加速著存量設備的更新換代,但行業整體利潤空間不斷受到壓縮。2024年一季度,據紡織機械協會統計,橫機銷量約40,000台,同比增長85%,據國家海關統計,我國橫機出口金額為5,700萬美元,同比增長8%;圓緯機行業方面,行業下遊織造企業受原料價格波動、庫存去化放緩、市場需求不振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據紡織機械協會統計,圓緯機銷量約5,500台,同比下降27%;經編機方面,細分行業表現分化,據紡織機械協會統計,經編機銷量約1,030台,同比增長21%。
2024年一季度,縫制機械下遊行業發展預期持續改善,紡織服裝、鞋帽等行業投資明顯增長,服裝消費等需求不斷釋放,據縫制機械協會初步統計,我國縫制設備內銷同比增長約20%,百家整機生產企業內銷產值同比增長31.83%。據國家海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縫制機械產品累計出口額7.25億美元,同比增長0.97%。
2024年一季度,縫制機械行業產銷規模擴大,行業整體呈現回暖增長態勢。據縫制機械協會統計數據,行業百家整機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24.63%;實現利潤總額3.8億元,同比增長59.21%,企業效益水平逐步提高;行業百家企業縫制設備總產量161萬台,同比增長18.68%,其中工業縫紉機產量115萬台,同比增長22.78%,各大類產品季度產量同比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態勢。
公司的通用自動化控制產品業務,主要為工業自動化行業提供伺服系統、變頻器、軟起動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人機界面HMI、工業物聯網IOT等工控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
隨著工業自動化技術的不斷成熟,生產裝置、控制裝置、反饋裝置和輔助裝置等工業自動化設備在機床凱時app、風電、紡織、包裝、塑料、建築、採礦、交通運輸和醫療等行業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工業自動化市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23年,工業自動化行業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與格局影響,下遊制造業整體需求復蘇較預期偏弱。根據MIR叡工業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2,910億元,同比下降1.8%。從行業角度來看,2023年項目型市場表現優于OEM型市場,緩和了行業的整體下滑。項目型市場同比增長1.7%,其中,油氣、化工、採礦、火電、水利行業較為景氣;OEM型市場同比下滑7.5%,其中,光伏行業增長,電子、鋰電、機床、包裝等行業需求較為低迷。從產品角度看,低壓變頻器市場規模約304億元,同比下降3.8%;中高壓變頻器市場規模約56億元,同比下降5.0%;通用伺服市場規模約214億元,同比下降4.1%;PLC市場規模約160億元,同比下降5.5%。
根據中國工控網統計數據,2024年上半年凱時app,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市場規模達956億元(不含服務市場),同比下降4.60%,其中0EM市場規模達492.30億元,項目型市場規模達463.70億元。從市場份額看,OEM市場和項目型市場分別佔比51.50%和48.50%。
我國工業自動化在關鍵的核心技術方面與外資品牌有較大差距,但是近年來國家陸續推出了鼓勵先進制造業的政策,為工業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取得明顯進步,國產替代進程加速。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預計達3,531億元,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佔比將增至47.7%。隨著物聯網技術普及,以及精益自動化和開放式工業自動化架構的發展,將持續提高整個工業領域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半導體產業鏈主要有三個環節,分別是居于產業上遊的IC設計制造商、中遊的IC分銷商以及下遊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中遊的IC分銷商在半導體產業鏈中起著產品、技術及信息的橋梁作用。公司的IC分銷業務,處于半導體產業鏈的中遊,屬于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
公司是半導體芯片技術型分銷商,通過清晰的產品和市場定位,穩定高效的營銷模式,在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行業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近年來正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充電樁、儲能、高效電機控制和工業互聯等新興細分應用領域。
受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遊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軟等影響凱時app,2022年全球集成電路行業景氣度有所調整,增速放緩。但2023年四季度以來,集成電路行業需求呈明顯復蘇態勢,新一輪上行週期逐步臨近,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預測,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預計增長至4,875億美元。隨著供需關系調整,全球半導體市場持續顯著回暖並步入增長軌道,2024年6月,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將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同比增速的預測上調至16%,並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6,870億美元。
從行業趨勢來看,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這兩大板塊,表現出了相對較強的韌性和增長潛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凱時最新首頁登錄,,2024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和6.1%,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492.9萬輛和494.4萬輛,市場佔有率達35.2%。另外,我國工業生產向自動化、智能化改進趨勢顯著。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預測,2024年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531億元。
2023年底以來,伴隨著消費電子行業去庫存接近尾聲,下遊市場需求持續回暖,消費電子產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根據Canalys(科納仕咨詢)的統計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8%、10%和12%,實現連續三個季度增長。隨著消費升級趨勢增強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家居智能化趨勢愈發明顯,據Statista(德國統計學家機構)預測,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收入將達到1,544億美元,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0.67%,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316億美元。
據新浪財經的資料顯示女拳下載,在風電和光伏領域,2024年預計新增裝機分別為89GW和171GW,較2023年的數據分別有所增加。在國家“雙碳”目標的推動下,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備受關注,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更加深入推動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2024年上半年,我國儲能項目招標數據表現亮眼,全國儲能市場共計完成了283項儲能招投標,總規模18.35GW/52.65GWh。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公司聚焦于工業自動化和IC分銷兩大戰略業務,重研發促創新,聚焦前沿技術,把穩經營方向,扎實推進業務發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產經營保持穩定,實現營業收入99,529.12萬元,同比上升4.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90.09萬元,同比上升16.8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4,849.75萬元,同比上升26.70%。
近年來,公司持續研發投入,不斷拓寬和深耕下遊應用領域,強化對各行業特性的理解凱時app,積極探索多元化營銷模式。2024年上半年,公司工業自動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226.30萬元;研發投入5,395.44萬元,佔其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1.42%。
公司持續深耕針織及縫制設備行業,憑借產品品質、技術創新,推動行業技術更新迭代,助力智慧工廠的建設,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2024年上半年,公司針織及縫制設備電控系統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366.39萬元,同比上升34.57%。
基于通用伺服技術研發的F680系列橫機電控系統,性能與效率雙提升,已實現大批量銷售,鞏固了公司針織橫機電控系統的行業領先地位。成功推出C410普通襪機控制系統和C450一體襪機控制系統,提高編織效率,實現批量銷售;完成五指襪後跟一體機、雙機頭雙系統等襪機電控系統的開發;完成單機頭雙系統手套機的量產,不斷提升公司針織襪機、手套機等針織設備電控系統市場佔有率。
針對成衣、帽繡市場,推出RE3000少頭機系列和RE4000帽繡機系列刺繡機電控系統,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定制解決方案。基于通用伺服平台開發的刺繡專機RA3N-E伺服驅動器、ME3伺服電機批量導入市場,加大投入刺繡機打版軟件、自動換底線等產品開發,推動行業新生態建設;逐步完善工業縫紉機專用工藝花型庫,精準對接牛仔與西裝市場的需求。
同時,公司順應針織及縫制設備整機出海趨勢,擴充海外服務網絡,結合國內外展會宣傳,加強與海內外終端用戶的溝通與合作,積極推廣新產品,提供售後技術支持,提升品牌影響力,促進海內外針織及縫制設備整機市場對配備公司電控系統的需求。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深化紡織雲平台應用,加大雲端系統的海外部署;結合針織及縫制設備終端用戶的使用場景,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快捷、更輕量級、成本更低的一站式紡織生產管理解決方案。
報告期內,公司堅持市場引領、技術驅動,優化營銷服務體系,積極拓寬市場,深化應用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產品性能,積累不同應用場景的行業工藝,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行業解決方案。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用自動化控制產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859.91萬元。
伺服系統方面,推出全新的集成式雙軸伺服驅動器,提升了產品的易用性和行業適配性;RA3系列大功率伺服驅動器開發基本完成,覆蓋11kW-22kW功率範圍,為高負載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出了200框11kW-22kW的伺服電機KB88凱時唯一官網登錄,,已小批量應用于多個行業。持續加大在玻璃行業、高速加工、圓刀、激光、機床、3C電子、機器人等行業的拓展力度,推出伺服系統定制化解決方案。
變頻器及軟起動器方面,新一代RV21精智型低壓變頻器,在機床、木工機械等加工行業已經實現批量銷售,對通用型RV31和書本型RV32低壓變頻器進行了全面升級,拓寬了應用領域。研發項目穩步推進,高性能RV51低壓變頻器功能軟件開發完成,已小批量試制,緊湊性高壓變頻器、690V高性能變頻器研發進展順利,為公司產品線注入新活力。
在控制層方面,報告期內,SMART系列PLC產品銷量繼續穩定增長,並根據細分行業客戶應用場景,推出經濟型和精選型SMART系列CPU,與既有的SMART系列標準型CPU,共同實現高端、中端、低端應用場景全覆蓋;新一代XM系列PLC產品研發進展順利,即將迎來正式發布;已啟動片式PLC和中大型PLC的研發項目,進一步豐富公司的PLC產品線,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優化HMI軟件平台全面提升產品性能。IOT平台設備接入量穩步增長,持續為各行業大客戶提供定制服務。
隨著半導體行業庫存逐步去化,供應鏈經歷了格局整合,半導體市場逐步回升,但市場競爭加劇。智能化提速汽車電子行業發展、消費電子市場輕微復蘇,工業應用需求增長緩慢。2024年上半年,公司IC分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104.38萬元,同比下降5.69%。
公司緊密追蹤行業動態,保障供應鏈長期穩定。報告期內,公司開發的高效變頻汽車空調壓縮機和汽車水泵控制方案,已批量供應新能源汽車市場;公司開發的1.8KW、3.3KW和6.6KW雙向數字電源方案,已在儲能與通信電源領域實現應用。公司繼續開發基于第三代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的高效電機和高效電源方案,響應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通信電源和儲能等市場需求。
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公司持續引入前沿的國產產品線,加強相關產品解決方案的研發及推廣。報告期內,新增兆易創新603986)的微控制單元(MCU)、矽力傑的電源器件等國產產品,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組合,促進公司IC分銷業務的健康發展。三、風險因素
公司工業自動化業務的下遊行業主要為紡織機械、縫制機械、機器人、3C電子、鋰電、機床、印刷包裝機械、激光加工設備、冶金、石油、化工等行業。下遊應用領域的發展,受宏觀經濟變化的影響較大。如果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出現重大變動致使下遊行業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從而將間接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公司IC分銷業務一直深耕于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三大細分市場,近年拓展了新能源汽車、儲能、光伏等新興領域,如果宏觀經濟或市場行情發生不利變化,或公司IC分銷業務較為集中的三大細分市場出現較大不利變化,又或新興市場競爭加劇,從而將影響公司經營質量及盈利水平。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趨勢加速,工業自動化市場發展前景廣闊。雖然公司擁有多項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多年的行業應用實踐、良好的市場聲譽和品牌效應以及專業人才等優勢,並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但由于工業自動化市場的參與者眾多凱時app,市場競爭激烈;若公司未能緊跟技術趨勢保持適應性,未能不斷提升服務與創新能力、成本與價格等競爭優勢,將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應用領域廣泛,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對供應商的技術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始終堅持以研發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深耕市場需求,確保產品開發與技術迭代緊密貼合市場脈搏。如果公司主要產品的技術升級不能緊跟行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凱時app,或者在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進度上落後于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女拳下載,將導致產品的銷售收入下滑。
公司外匯收支主要涉及公司IC分銷業務以及外幣借款,匯率的變動會產生匯兌損益,進而影響公司的利潤。由于匯率的變動,受國內外政治經濟金融政策等各種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出現較大幅度波動或單邊持續波動,將對公司經營成果造成一定影響。
IC分銷業務的供應商為IC設計制造商,IC設計制造商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市場份額相對集中的特點。同時,以技術支持服務帶動IC產品銷售的授權分銷商,一般會深度掌握數家IC設計制造商的產品應用技術,並在此基礎上為客戶提供IC應用解決方案和現場技術支持等多層面技術支持服務,因此,也具有供應商相對集中的特征。這些IC設計制造商的實力及其與公司的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對公司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若公司未來銷售規模不理想和技術水平達不到上遊IC設計制造商的要求,或上遊IC設計制造商經營銷售模式及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從而終止與公司的合作,而公司又未能在短期內成為其他IC設計制造商的授權分銷商,則公司的經營業績將會受此影響。
由于前期電子元器件供應短缺導致備貨週期延長,公司為降低電子元器件行情波動風險,備貨相應增加,但如果公司的銷售備貨預測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未能及時把握下遊行業需求變化;或由于其他原因導致存貨未能順利實現銷售,存貨跌價風險可能上升,將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工業自動化方面,公司擁有多項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掌握了自動控制、電機控制、伺服驅動、變頻控制、數字電源系統、嵌入式系統軟件、工業以太網、CAD軟件等軟件開發、硬件設計技術,以及永磁同步電機、伺服電機的設計、生產技術,結合對行業工藝的深入研究,強化了技術領先優勢。
IC分銷方面,公司一直堅持以技術支持服務帶動IC產品銷售的發展策略,持續保持技術投入,組建了一支富有經驗的應用工程師團隊,掌握了嵌入式設計、數字電源技術、高效變頻電機控制和毫米波雷達感應IC應用技術,開發了更有前瞻性的IC應用解決方案,為滿足客戶未來的潛在需求打下良好基礎。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重視技術、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憑借對研發的重視及長期持續的投入,逐步建立研發優勢,樹立良好的行業口碑。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擁有有效專利證書197項,其中發明專利120項、實用新型專利64項、外觀專利13項,另有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28項。
經多年的行業應用實踐,公司積累了下遊細分行業機械設備的機械特點和性能參數,並總結出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對工控產品的技術要求,使得公司工控產品與客戶的機械設備具備良好的匹配性。公司高效的研發能力、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和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是保持與客戶長期穩定合作的重要基礎。
公司是半導體芯片技術型增值分銷商。公司的市場開拓能力、新產品推廣能力和技術支持能力,已得到上遊IC設計制造商的充分認可,成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時基于對IC產品性能及其應用技術的深入理解,為客戶提供細分領域的IC應用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因此,公司在IC分銷領域,有著較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已成為國內專業的IC授權分銷商,行業地位不斷提高。
憑借多年的市場開拓和沉澱,公司的工控產品已經在客戶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形成了良好的市場聲譽和品牌效應,尤其是針織橫機電控系統產品保持著行業領先的地位。通過長期細分市場的積累,依託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品質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積累了大量優質客戶,與下遊機械設備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關系。
IC分銷方面,公司多年深耕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三大應用領域,並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儲能、光伏等新興領域,擁有廣泛的行業覆蓋和深厚的客戶基礎。廣泛的客戶群有助于降低不同行業波動對公司IC分銷業務的經營影響,實現公司的穩健經營凱時app。
公司自成立以來,與國際領先的IC設計制造商保持合作,同時順應國家半導體發展策略,也與多家國產芯片供應商深度合作。微芯科技的微控制器芯片長期行業領先;英飛凌的功率器件及模組在全球持續擁有高市場佔有率;力特為全球知名的保護元器件供應商。上遊優質的IC設計資源,使得公司在產品競爭力、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具有優勢,有助于公司為下遊客戶提供綜合的應用解決方案,提升公司在細分市場的競爭力,為公司發展優質客戶、保持與客戶的長期穩定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司致力于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按照不同技術領域和市場應用領域分工,為細分市場領域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業務的特點,公司重視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建設,建立了崗位績效考核制度,明確崗位職責,有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以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不斷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實現公司平穩KB88凱時唯一官網登錄,、持續發展。
已有42家主力機構披露2023-12-31報告期持股數據,持倉量總計1.51億股,佔流通A股72.93%
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1.72元。該股資金方面呈流出狀態,投資者請謹慎投資。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暫時未獲得多數機構的顯著認同,後續可繼續關注。
股東人數變化:半年報顯示,公司股東人數比上期(2024-03-31)減少3918戶,幅度-12.86%